close

侯文詠-危險心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侯文詠他的白色巨塔讓人看到官僚體系的黑暗,他的危險心靈忠實的點出了台灣教育的重重問題,比較坊間許多討論各式議題的書籍,侯文詠的小說總是能以不偏頗任一方、不道破優劣好壞,卻以說故事的方法讓人不得不細細思考箇中問題所在。


  會提到侯文詠,是因為最近最近看到的十二年國教'規劃'的亂象…等,都讓我想到女兒出生的前一年。(2003年出版) 侯先生出版的一本討論台灣教育的小說-危險心靈


 


   一個十五歲國中生奮勇面對人生的第一場大挑戰。


 


  如果可以的話,小傑很希望一開始他沒有在導師的數學課看漫畫。就因為看漫畫,他被罰坐在教室外,而隨後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吵鬧、對質、抗議……也愈演愈烈,就像連鎖反應般停也停不下來。但當時,他一點都不知道那只是災難的開始…


 


  多年來台灣教育一直在進行許多改革動作,目的無非都是希望提升學生的品質,減輕學生的壓力。但廢除聯考以後的推薦甄試、學力測驗,真的減輕了學生的壓力嗎?然而若失去了這些篩選機制,又要如何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兼顧教學品質?危險心靈的故事道盡了教育中許多這類一體兩面的情況。書中的 詹 老師為使學生多花時間在課業上,用較為嚴厲的教學方式,但他所帶的班級升學率卻是最高的;主角小傑的母親為了孩子的升學和成績,用盡心思將小傑送入所謂的好班級,但孩子求學的過程中受委屈,卻又是所有父母最不願見到的事;學校要求老師不許補習,但家長卻願意付 錢給 老師在課後多花時間教導小孩,又或者是把小孩往補習班送…諸如此類,在社會整體價值觀和環境下,所謂的好與壞、對與錯,似乎變的不是那麼容易分辨,然而這些情況不也是政府和學校經營教育最應該考慮到的部分嗎?    


 


  教育乃國之根本,其重要性相信沒有人會反對,教育部也總是保證會以最認真的態度,落實教育改革,但教改講了許多年,改了什麼?家長、老師、學校、補習班、媒體甚至是學生本身,所有的人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,以成績、分數為依據來判定這個人是不是出類拔萃,是不是菁英人才,業界用人也總是以少數知名大學為指標,後段大學生幾乎一點機會都沒有,廣設大學卻致使這樣的結果,意義何在?這就是我們的教育。然而更令人擔心的是,當教育部長的言論三天兩頭引起爭議,政府的教育政策得不到百姓的認同和支持,教改要怎麼改?可以參考最近教育部又提出的連串讓 國中 老師無所適從的試行方案,由衷希望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部長,不會如同書中的教育部長一樣,當一個只知道在電視上會出一張嘴為自己解釋,把教改當作口號或選舉支票,事實上卻不把民眾心理真正的聲音當作一回事的長官。     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